题孟浩然踏雪寻梅
于谦〔明代〕
满头风雪路欹斜,杖屦行寻卖酒家。
万里溪山同一色,不知何处是梅花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顶着满头风雪,在崎岖小路上蹒跚而行,拄杖漫步,寻访卖酒的人家。
放眼望去,万里溪山尽被风雪染作一色,不知道哪里藏着梅花?
注释
欹斜:歪斜不正。
杖屦:拄杖漫步。
简析
《题孟浩然踏雪寻梅》是明代诗人于谦所作,收录于《于忠肃集》。诗中描述了孟浩然在风雪中寻找梅花的情景,诗句为:“满头风雪路欹斜,杖屦行寻卖酒家。万里溪山同一色,不知何处是梅花。”通过描绘孟浩然在风雪中执着寻梅的情景,再现了古代文人冬日雅趣。全诗通过“万里溪山同一色,不知何处是梅花”等诗句,展现了归隐山林的诗情与高洁品格,并成为“踏雪寻梅”文化意象在诗词领域的经典代表作。
于谦
于谦(1398年5月13日-1457年2月16日),字廷益,号节庵,官至少保,世称于少保。汉族,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。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,得到明宣宗器重,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。明英宗时期,因得罪王振下狱,后释放,起为兵部侍郎。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,郕王朱祁钰监国,擢兵部尚书。于谦力排南迁之议,决策守京师,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。瓦剌兵逼京师,督战,击退之。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,他以“社稷为重,君为轻”,不许。也先见无隙可乘,被迫释放英宗。朝廷因功加封于谦为“少保”,总督军务。天顺元年因“谋逆”罪被冤杀。谥曰忠肃。有《于忠肃集》。于谦与岳飞、张煌言并称“西湖三杰”。 420篇诗文 52条名句
菜人哀
屈大均〔明代〕
岁大饥,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曰菜人。有赘某家者,其妇忽持钱三千与夫,使速归。已含泪而去,夫迹之,已断手臂,悬市中矣。
夫妇年饥同饿死,不如妾向菜人市。
得钱三千资夫归,一脔可以行一里。
芙蓉肌理烹生香,乳作馄饨人争尝。
两肱先断挂屠店,徐割股腴持作汤。
不令命绝要鲜肉,片片看入饥人腹。
男肉腥臊不可餐,女肤脂凝少汗粟。
三日肉尽馀一魂,求夫何处斜阳昏。
天生妇作菜人好,能使夫归得终老。
生葬肠中饱几人,却幸乌鸢啄不早。
府治被火焚
《智囊》〔明代〕
况守时,府治被火焚,文卷悉烬,遗火者,一吏也。火熄,况守出坐砾场上,呼吏痛杖一百,喝使归舍,亟自草奏,一力归罪己躬,更不以累吏也。初吏自知当死,况守叹曰:“此固太守事也,小吏何足当哉!”奏上,罪止罚俸。公之周旋小吏如此,所以威行而无怨。使以今人处此,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,况肯代人受过乎?公之品,于是不可及矣!